对大学青年教师而言,“青椒”这个别称可谓恰当。“青椒”意味着青春依然,人是年轻的,心也是年轻的,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敢想敢干;“青椒”味道是“火辣辣的”,工作如“火”,激情澎湃,对事业既热爱又执着,干劲十足;“青椒”当然也会有一点“苦涩”,工作上的累,生活中的难,也会碰到,但风雨之后,彩虹依然。——编者
环保“青椒”:天蓝水清即是青春命题
拧开家中自来水龙头,白花花的水流汩汩而下,人们可以放心地用它烧制开水、烹煮饭菜。问渠哪得清如许?原水中的各种有害污染物已被有效去除,这背后则有同济大学“环保青椒”们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对于出生于1976年的徐斌教授来说,十余年来,他一心一意专注于做一件事,这件事可说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那就是为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驾护航。
读博士期间,徐斌曾在黄浦江偏远取水口现场开展了一年多的科研工作。“当时,看到混浊、氨氮与有机物含量颇高的黄浦江原水,心中陡然升起一份责任感,由此对高效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徐斌说。
正是心怀这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年来,依托一系列国家重点项目课题,徐斌在饮用水处理技术、水中有毒有害微量有机物的控制等研究领域,不断获得新突破。他还积极携手自来水公司,将成功研发的部分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运用于实际工程中,惠及普通百姓。
对于80后、2012年即已当选SCOPUS(即“青年科学之星”)的王志伟教授来说,每天念念不忘的就是用于高效处理污水的“膜”。“利用膜材料进行污水处理与回用,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处理高效且稳定等优点。”他介绍说,所研发的膜分离技术已在上海及外省市三十余座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中得以成功应用。
“国内水污染控制需要高效的工艺技术,我们的研究希望能为我国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王志伟有着坚定的信念。
徐斌、王志伟,仅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机盎然的“青椒”阵营中的两位优秀代表。目前,学院总量一百三十多人的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下的“青椒”差不多占到了五成,在学院、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作用。
面对国家环保领域的严峻形势,为了让“天更蓝、水更清”,同济“环保青椒”们矢志于科研创新,一支新生的“环保”学术力量正蓄势待发……(通讯员 黄艾娇)
农业“青椒”:作物生长无假期
身体站直,两腿叉开,双手握杆置于胸前,钻头着地,用力向下垂直打探,将钻头旋转后向上一提,就带上来一截圆柱状的土壤。日前的一个下午,华中农业大学校园南部二百四十多亩试验田里的油菜挂满了绿油油的角果,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身穿白大褂的80后“青椒”任涛站在田里,手中这个很像“洛阳铲”的工具实际上学名叫“土钻”,专门用来钻取土壤样本,“带上来的土壤要带回实验室,用来测定土壤里的养分含量”。
与肥料打交道的他认为,肥料研究不仅有趣,而且可以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化肥过量和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和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他指着一块油菜田说:“你看这块田,氮肥钾肥都施了,就是因为没有施磷肥,油菜的长势就很差,你说合理施肥对农民来讲重不重要?”
任涛和同在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植物营养系的80后“青椒”丁广大,在这里拥有9亩种植了油菜的试验田,分别用于研究如何协调土壤—作物—肥料之间的关系来提高油菜的产量。
“我们这些‘青椒’的教学工作量很大,研究工作就只能放在业余时间和假期来做。”丁广大说,每年“五一”小长假恰好是油菜收获的季节,为了获得第一手的数据,他俩每年都要利用假期与团队的研究生一起进行油菜产量的田间调查,调查每个试验小区油菜的数量、油菜的角果数、角粒数,评估今年试验的理论产量,及时分析当年的试验效果。
“作物不会因为我们放假而停止生长,所以我们没有假期,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就应该遵循作物的生长开展研究工作,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真正解决实际的问题。”任涛说。(通讯员 刘涛)
艺术“青椒”:教育像蒲公英一样飘落
80后,爱看书、爱电影、爱戏剧,学生眼中的韬哥和斌哥是典型的文艺青年。但在同事和学生眼中,“混在学生圈的老师”更是他们不折不扣的标签。余韬和胡斌都是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的“青椒”。
韬哥有个微影视工作室,从三年前开始,每周一、三、五晚上是固定的观影、评影单元,参与的学生从本专业扩张到中文、数学、法学、心理学、国际贸易、美术学、体育等专业。
斌哥有个戏剧工坊工作室,从四年前开始,每年三至六月都要带学生排练上演一部“大戏”,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段音效、一种道具……每年几十个到一百多个学生跟着他一遍一遍地“抠”。
其实,工作室教学不是必修课,也非选修课,而是韬哥、斌哥上课之余为学生义务免费开小灶的“艺术行为”。“他们身上有个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磁场”,学生龚一舟说,这吸引着同学课余各种“约”老师。电影分析、剧本创作、戏剧排演、微电影拍摄……韬哥、斌哥与学生一粘糊就是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持续更长时间。“那天,我突然想到一个剧本创作的节奏问题,与韬哥从晚上8点多一直聊到12点多。”学生张鹏程说。这不,韬哥的爱人有天晚上11点多在微信里隔空喊话:“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余老师,回家啦!”
“艺术是生活的心灵鸡汤,学生是教师的心灵鸡汤”,他们坦言,青年教师的确面临很多压力,但从事艺术教育、被学生认可有种无法替代的快乐和满足。专业的学生艺术素养不断提升,非专业的学生走进探索之门,甚至有学生因此收获爱情,这些足以令人兴奋。“想放弃时,学生信任的目光又会重新点燃和引爆自己。”斌哥说。
当然,他们对艺术教育的“野心”远不止学校的文艺圈。“师范大学的许多毕业生要当老师,他们带着艺术情怀走上教育岗位,艺术就像蒲公英一样飘落、蔓延到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在更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散发芬芳。”韬哥说,这才是艺术教育的广阔意义,这才是艺术“青椒”的真正价值。(通讯员 廖梅杰)
物理“青椒”:做别人未做过的研究
在北大物理学院,提起方哲宇老师,总有学生两眼放光地说:“他好牛的!”
2012年,方哲宇从美国莱斯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成为北京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的一员,主要研究凝聚态实验物理,
“我做的是纳米材料的光电特性表征和分析,包括材料为什么会发光,光电之间是怎么转换的,器件能不能做得更小。”他用电脑CPU(中央处理器)举例道:“我们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要突破传统半导体材料的限制,把CPU做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快,实现‘光子计算机’。”
方哲宇是个喜欢天南海北到处跑的人,从做研究生开始,就尽己所能争取各种出国交流的机会。2008年暑期,他申请去慕尼黑大学参加联合研究项目,“我和两个欧洲人一组,研究蓝莓型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这项成果后来被安排在慕尼黑市政厅展览。”这次科研训练对他今后开展研究有很大启发,也是他一再要求学生练好英语出国锻炼的原因。
诺贝尔奖得主江崎玲于奈的一句话对他影响甚深:“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研究,那样才有可能创新”,这也成为他开创二维平面材料等离激元研究方向的主要动力。
“做研究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拓自己的眼界。创新来源于不同学科的讨论,只有各种知识的碰撞,才会有思想上创新的火花。”方哲宇说。
方哲宇现在带着八个博士研究生和十个本科生在做科研项目,加上本学期教授的两门课,每天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除了上课,方哲宇花时间最多的就是指导研究生,常常与学生一讨论就是一个上午,“学生就在我办公室隔壁,他们一般轮流着来找我,讨论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起方太太,二人经历了七年的聚少离多,去年才刚结婚。“她在南开的时候,我到了北大,后来她去了新加坡。等她到了北京我又去了美国。”方哲宇和太太平时虽然忙,但每个月会计划一次像爬山之类的短途旅行。(通讯员 张霖梅 王颖青)
化学“青椒”:试管里的世界不是幻境
“新鲜的柑橘为什么能治好水手们的坏血病?”“奥运火炬的神奇燃料是什么?”在江南大学,活跃着这样一批“青椒”,他们用化学装点世界,将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装入透明的试管,试图透过美丽而纷乱的幻境找到通往真理的荆棘路。
作为领路人,他们带领“后辈”近距离领略化学的风采,鼓励他们踏上求索真理的旅程。一年一度的趣味化学知识竞赛总是吸引着众多学生关注的目光和驻足的身影。每到这个时候,80后海归“青椒”罗静就化身为“女柯南”,为学生一一揭开化学神秘的面纱,点拨科学的秘密。她指导学生连续参加两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均拔得头筹。五年来,实验室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罗静见证了许多学生的美丽蜕变,“我看到了一群为梦想而努力的年轻生命所释放出的耀眼光芒,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
“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化学产品有关,我们生活在化学世界里。”在师生读书分享会上,学院“男神”洪堡学者顾志国教授饶有趣味地向学生推荐《化学的秘密》《化学简史》《化学与人类文明》等书籍。通风橱旁,反应釜前,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每天十几个小时超强度的工作,只为及时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结果。
他还领衔学院青年教师协会,开展“青年讲课技能竞赛”“翻转课堂观摩”等活动,刚入校的教师张永民说,“课堂成为我们成长的新起点,在老教师传帮带,新教师相互学中,我们懂得了身上的责任与担当。”青年教师还对化学课堂研究型、启发型、探究型的教学新模式进行着探讨。“博学沙龙”是学院青年教师协会的另一个舞台,“你所不知的高分子世界”“我的化学求知路”“香水赏析”等主题拉近了青年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化学青椒”们正在不断抱团成长壮大。他们是探索真理道路上的后继者。
用知识哺育学生,用热情播撒希望。顾志国还是江南大学化工学院乒乓球队、篮球队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们充满着活力,快乐地游弋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通讯员 王芳)
数学“青椒”:做你身边的“最强大脑”
见过淮阴师院史红波老师的人,第一印象一定是他的大脑门儿,因为实在不知道里面储存了多少智慧,他的脑袋一定装有芯片,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知识?
史老师的“数学分析”课,“什么是默比乌斯带?(几何概念)”一张小纸片在他的手指上轻轻地转了一个圈,“这就是默比乌斯带,指的是单侧全面,大家能看得懂吧?”右手的粉笔头沿着纸转了一圈,比画出默比乌斯带,也拨开了学生们迷惑的眼神。
脑袋高速旋转了一圈,手腕子也快要酸到家了,还要防止动辄去黑板上“挂着”做题,因为史老师是个不折不扣的“板书达人”。别以为板书是中小学老师的专利,史老师就好“这一口”,每次上推理课,演算公式都铺满了整整两大黑板,环环相扣的数学公式跳跃着灵感和美。史老师说:“我偏爱板书,因为这是自然流淌出来的劳动成果,写完它们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在数科学院,把数学当成艺术的老师比比皆是。张瑞娟老师也是这样的“超级明星”。“注意,小明今天要做一道程序题”,张瑞娟的课堂上“小明”是常客,因为她总是爱用这个“小明”来幽默一把!“数据结构”“C++语言”这几门专业课程,有时晦涩难懂,张瑞娟就在学生最困惑的时候讲些笑话,给大家提提神,当学生做出了有创意的程序,她就是最兴奋的那个人,她把那些字符都看成了歌谱。张瑞娟老师重重的山东口音,也成了课堂的“润滑剂”,大家一边纠正她的口音,一边在她的组织下,编织出一支支代码协奏曲。
“娟姐”是张瑞娟的别名,几乎没有人喊她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就是她的快乐,混在学生堆里,被人喊作“同学”的时候,“娟姐”偷着乐呵,她说每天和学生在一起就年轻。史红波的课堂,大家争着去和史老师拍照,在史老师光亮的脑袋后面比划出“V”字剪刀手,史老师淹没在学生们中间,不是那亮亮的脑门儿还分辨不出来。一头扎进学生中间,就是“娟姐”、“波哥”们做快乐青椒的秘诀吧!(通讯员 王新鑫)
经济“青椒”:爱上求知的眼神
讲台上,搞得了笑,扮得了酷,与学生亦师亦友,打成一片;讲台下,坐得住冷板凳,发得了国际期刊,拿得到重大项目,带得了学术团队。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有一群80后的“小鲜肉”,在国家经贸事业发展中大展身手。
祝继高,这位刚刚三十而立的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给人的感觉既像老师,更像位兄长。讲台上的祝继高是个艺术家,是个表演者。在他的眼中,这小小的三尺讲台就是他的舞台,一个时事热点案例,一段名人名言,一个生动的生活化场景,常常让学生或捧腹、或深思。
祝继高开设的课程“公司理财”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已多次在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位列学院前10%。在祝继高的课堂上,没有能够“偷懒”的学生。学生要分小组做课堂展示,他故意让非经济、金融专业的学生担任组长,每一组的成员也都来自于不同班级和不同专业,这样组长和组员都不能“搭便车”了。为了激励学生更用心准备小组展示,祝继高让小组互相打分,同时承诺特别的奖励——他会在学期末请得分最高的优胜组成员吃饭。
对于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倪耀东来说,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必须要用英语写作。这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对外经贸大学首批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等多个头衔的80后“青椒”,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项有影响力的成果。“经贸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不仅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更体现在教学科研中。”他还要求学生向国际期刊投稿论文,适应国际化的科研方式。
倪耀东科研的兴趣点始终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中的应用,包括社会网络管理、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子商务、博弈论、智能计算等,都是近年来的国际热点问题。他的科研成果为网络营销、信息安全等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方法。(通讯员 乔雪竹)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