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大学论坛>>正文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怎样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024年11月08日 09:35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更大作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正日益成为推进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沈阳理工大学发挥国防特色优势,扎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与辽宁振兴发展”,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向“新”而行,向“质”而进。

因机而变,增强自主创新竞争力

学校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需求牵引与问题导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学校科技创新,服务行业与区域科技发展。

学校发挥国防特色,坚持应用为本,围绕军工产业链部署校内创新链,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兵器行业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提供助力。例如,学校科研团队研制的新材料弹带耐磨性、强度、闭气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幅提高了火炮身管的服役寿命。

作为省属高校,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贡献力量。例如,学校科研团队积极对接服务县域和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朝阳市轮胎制造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轮胎缺陷检测技术,大幅提高了轮胎质量检测精度及速度,经鉴定属国内首创、国际先进。

因地制宜,打造高质量科技创新体系

多年来,学校通过实施“人才培养内涵与质量提升”“科技创新与服务提升”两大建设工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性构建并实施了“1173”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兵器+”11421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了科教产教协同育人。与此同时,学校面向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辽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链,与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深度融合,建设了10个现代产业学院,通过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实践资源,构建多方协同育人、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目前,10个现代产业学院已全部获评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现代产业学院已达到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标准。

学校聚合“大平台”资源,系统构建了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紧密衔接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集聚力量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围绕辽宁国防安全装备提升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换代,学校成立了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0个以项目为纽带、功能定位明确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运用“10+X”模式,通过搭建兵器技术东北研发联合体、血亲式校企联合平台等,充实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力量,为产业链发展做好上下游对接,打造行业重要智脑。

学校积极融入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对俄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优势,建设了“辽宁省俄罗斯院士专家工作站”“沈阳海智工作站”,为省内外企业提供引智服务以及科技合作技术对接服务和科技贸易对接服务。同时,学校抓住浑南科技城对外合作高质量发展机遇,围绕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建设的浑南中俄科创基地成为辽沈地区第一个以中俄科创为主题的大学科技园。

因势利导,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力

学校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以实际行动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问题导向—需求牵引—价值评估”的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性发展,在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注重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开展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学校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积极建设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参与“揭榜挂帅”,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为辽宁产业链自主可控和本地配套能力提升贡献智慧。

学校坚持科研团队攻关协作,构建形成需求牵引、领导牵线、团队攻关的工作模式。学校领导亲自带队,走访调研北京、黑龙江、吉林、重庆等多个省市的军工及相关行业企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并组织科研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学校科研团队承担的特种产品生产线改造任务,填补了智能制造应用研究的空白;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MEMS电容式高精度小量程压力芯片,突破了电容式压力芯片设计制造的“卡脖子”难题。

学校坚持成果转化释放动能,重构科技服务产业体系,以产业化的体制机制促进和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沈阳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获批首批“辽宁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学校科技园目前正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标准,加速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双创平台建设、投融资体系建设。此外,学校还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规范科技成果登记与管理,使用、转化与处置,收益与分配,机构、职责与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评价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绩为第一标准,为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职称评定开辟“绿色通道”,激励教职工面向市场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积极开启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建立校地、校企合作新范式,建设联合科技成果转化新平台。学校承办了首届辽宁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征集高校科技成果、企业技术需求;联合省内其他高校共同成立了“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高校协作体,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未来,学校将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积极承担高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职责使命,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走自主创新之路,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冯永新 沈阳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上一条:高校教育智库如何更好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下一条:持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