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建强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培育应用型人才、推动知识向产业转化的重任。
专业建设作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石。提升专业建设能力,对于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高水平发展及精准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至关重要。
专业认证为引领,优化顶层设计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也是构建高水平本科教育、培育一流本科人才的基石。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立足国家需求与自身实际,从全局出发,科学合理地布局与设定专业。在此过程中,专业认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确保了办学的基准条件,明确了相关行业的基本要求,并强化了与国际要求的有效衔接。
为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基于专业认证进行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为各专业的发展定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验实践条件等制定清晰、可操作的总体标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业呈现低、小、散的现象,促使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加明确地把握质量方向,并赢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
在专业认证方面,教育部规划了“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体系,将常态化的专业数据监测、健全的专业水平认证以及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高质量认证结合起来。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勇于跳出舒适区,按照相关标准精心打造专业,并利用国际认证来检验与提升专业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完善自身认证体系,高校可以全面准确地把握专业的现状与趋势,明确各专业的发展水平及未来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专业痛点,探索更有效的改进路径。
为了有效推进这项工作,高校应将专业三级认证与校内专业评价、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良性循环。
依托专业集群,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摆脱传统惯性思维,转变粗放型的建设模式。在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上,不能盲目模仿,而应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新路径和新方向。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应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新质生产力作为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强调创新性、高质量与先进性。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各专业打破原有边界,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瞄准国家发展与区域建设的战略重点,不断增强与产业的契合度。专业集群建设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专业集群有助于解决专业孤立、学院内部及学院之间缺乏协同、专业与产业关联度不足等问题,从而为各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提升集群的整体实力。
在构建专业集群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专业调研,确保专业建设紧密贴合产业需求;二是注重实践创新,打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更多促进专业要素集聚的创造性路径;三是巩固专业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人员交流、联合攻关等手段,明确专业建设重点,厘清专业间结构关系,挖掘新优势与增长点。
依托专业绩效,强化质量保障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绩效体系的支撑。专业建设绩效主要从特色和水平两个维度进行衡量。专业特色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或我优”的特质,体现在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具有特色的专业往往成为高校的标志性领域,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与品牌效应。
与专业特色相比,专业水平维度更关注专业的整体发展态势及各项要素的基本情况与质量等级,强调综合性判断。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将特色评价与水平评价相结合,既要深入了解各专业的优势与不足,又要把握全校的整体动态,为改革创新提供有力依据。
为了进一步强化质量保障,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建立常态化的专业绩效评价体系。参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综合采用注重结果的评价、“结果+过程”的评价、增值性评价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监督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具体实施上,应增强高校对教学绩效的认识与重视程度,根据自身办学历史、发展定位及专业布局形成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应在学院二级考核指标中增设国家级一类的相关指标,提升绩效目标值,并适当精简考核指标。此外,还应将考核聚焦到核心专业建设方面,设定高水平指标,以避免指标过于零散,确保指标的指向性、聚合性与整体性。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陈新民 浙江树人学院副校长;高飞 浙江树人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