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大学论坛>>正文

“攻略化”教学伤害大学的专业性

2024年03月27日 14:44  点击:[]

近日,国内某“双一流”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爱情心理学”的讲课内容引起了不少批评,有些网友的批评还很尖锐,甚至直接称之为“女德班”。当然,这种断章取义、乱贴标签的批评方式并不可取,但其中反映的一些问题也应适可讨论。

目前,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网上传播,都只有听课学生拍摄的有关课程PPT的几张照片,仅凭这一点信息并不能全面评价这门课的优劣。不过,从PPT的内容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个特点——课程讲授上的“攻略化”。

所谓“攻略”,起于现代社会生活的细分之后。作为一种生活指南,乃是希望以最省力的方式得到最佳的结果。但“攻略”只是一种生活方法或技巧,将其作为教学模式搬进大学课堂显然不妥。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大学处于“精英化”阶段,大家都认同教育家蔡元培有关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地”的定位,“攻略化”的倾向仅在个别应用型课程中有所体现。但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攻略化”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一些大学从业者眼里,既然高校“大众化”了,就要充分体现大众性。因此,就应该迎合社会、迎合市场、迎合时尚……迎合一切可能迎合的对象。而引入高校课堂的“攻略化”教学,又是所谓寻求“不确定时代的确实性”的产物。

“攻略化”的主要特点就是实用,它与“急功近利”的做法合二为一,直接冲击大学的固有基础——专业化。现在看来,“攻略化”又是以“打破学科界限”为名加以实施的,并突出体现在应用型的“通识教育”课程中。

应该说,在大学专业过于窄化后,不仅专业间的互通中断,专业内部亦难以交流,通识教育兴起的合理性不言而喻。然而,大学专业过于窄化这一局面的背后,并不是因为坚持了专业化,而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强化实用性。因此,从逻辑上看,应用型通识课程内容的“攻略化”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吊诡之处——它完全是用“实用”的方法来解决因过于“实用”而产生的问题。

如今的在校大学生中,自费购买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线下或线上应试类课程者不在少数,教培机构纯粹“攻略化”的教学内容和旨在吸引眼球的教学趣味,不仅构筑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想象,也给大学教师施加着无形的压力。

当然,也有教师以主动出击的姿态,直接到知名视频网站上注册账号、线上开讲,尤其在普及法律知识和文化方面,他们中确实出现了多位佼佼者。然而,社会或市场总是更倾向于立即见效的“攻略”,为流量而牺牲专业操守的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哲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只提供思考,并不提供答案。但有的哲学专业或者打着哲学名义的教师,不仅大胆地跨二、三级学科,中外哲学“通讲”,甚至像上世纪80年代的某些气功大师一样,颇为神秘地预测未来。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专业范围内的“有趣”与“为有趣而有趣”的哗众取宠毕竟不同。前者是建立在专业理论融会贯通之上的自由发挥,后者一旦无所约束,必然滑向低级趣味。这是专业性与“攻略化”之间的明显差异。

进而言之,“攻略”尽管可以在同一件事情上反复使用,但总体而言仍是一次性的,这是它与专业性最大的不同。专业理论为比类、联想和创造带来了可能,也是学生成长的文化营养来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相比之下,“攻略”只是快餐。吃完后,饭盒、筷子可以和包装一起被丢弃。

另外,“攻略”一般只讲技巧,并不追问方法或技巧的合理与否。它以“能达到目的就算好”为标准。因此,“攻略化”教学并不提供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不具备自我反思和道德评判的功能。这也是“攻略”与以科学性为基础、兼顾职业操守的专业性要求相左之处。

选修“爱情心理学”课程的学生之所以会对PPT上涉及女性的恋爱技巧提出“性别歧视”的质疑,就是因为这些“攻略”式的内容是将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庸俗化理解,既没有遵守现代道德原则,又缺少对于技巧本身的反思。由此可见,“攻略”不仅可能轻易造成“目的”与“手段”的分离,成为唯“技巧”、唯“话术”论,甚至可能导致学习者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一深层次问题或许更值得人们认真关注和思考。

总之,大学以专业化为基本特征,通识课程亦不例外,它不应该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而牺牲专业性。市场讲攻略、文化重特色、学术求探索,好的大学教学一定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性地探索未知的。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尤小立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上一条:博士招生普遍“吃不饱”,扩容提质该“加码”了? 下一条:“非升即走”:应当“如何升”“如何走”

关闭